专题文章 > 正文

人生最美的风景 ——记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

秋 实 2014-10-15 11:19  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

0

一个人年龄上的青春是美丽而短暂的,而只有青春的心境才是人生旅途上永恒的风景。常言道:人生七十古来稀,而年近古稀之年的喇英才,却用他青春般的火热激情,饱蘸心血和汗水,谱写着人间之大爱,描绘着人生中那一道道最亮丽的风景。

天下最美的风景在哪里?走访千万个人,答案也一定各不相同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,出现在眼前的一幅画面,让人们有了一个真实的感悟:这,才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。

在西宁市古城敬老院,青海省政府参事室一行人来到这里调研。在气氛热烈的小会议室里,大家相互打着招呼、通报着姓名。当有人介绍到一个人的姓名时,正与客人们热情交谈的院员张奶奶,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惊喜地对面前的人发问:“你就是喇英才副会长?”当她得到肯定答复后,淳朴的老人动情地说:“一直听大家在念叨你,但我还从未见过你,是你帮助我们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,借今天这个机会,就让我代表敬老院全体院民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吧!”说着,七十多岁的老人向面前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……

原来,这所敬老院共入住了103位老人,一年前,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,住在这里的老人和职工们,除了喝的开水外,其它用水都没有条件加热。无论冬夏寒暑,都只能用冰冷的自来水洗脸、洗手、洗衣服,更不要说洗个热水澡,那简直就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奢求。

那一次,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喇英才得知了此事,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,让他焦虑了多日,也奔波了数月,最终使之得到了解决。不仅如此,这个项目还为省内其它11所敬老院安装了热水器,接着,又争取了40 万元,为循化县撒拉族中学、民和县官亭土族中学、天峻县藏族中学、乌兰县蒙古族中学等4所民族中学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,使3000多名师生也能和城市里的师生一样痛痛快快地洗上了热水澡。

其实敬老院张奶奶所说的,不过只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,而那些为人们送去福音和实惠的事,一桩桩一件件,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呢?

人生的驿站  停不下勇者奋疾前行的脚步

2004年,正在青海省民政厅任副厅级纪检专员的喇英才即将面临退休,领导和他谈话,希望他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,将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筹备成立起来。当时,社会工作在全国来说也都是刚刚起步,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,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组织,没有经费来源,白手起家如何生存?又如何去开展工作?面对一项崭新的工作,他深知其中的难度。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,他还是凭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,以及自己多年领导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,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一重担。而且,这一干就是整整八年。

八年来,喇英才的足迹遍布青海困难地区的山山水水,急困难群众所急,帮困难群众所需——筑路、修桥、种树、引水、治病、救灾、培训、修温棚、建学校和卫生所……在协会会长克保的全力支持下,他带领着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,千方百计从民间渠道争取各类公益项目40多项,累计争取资金4000多万元,不仅使协会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,更为青海的各类困难群体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困难,实施项目几乎涵盖了全省,直接受惠群众达10余万人。而这所有的项目和资金,以及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全部工作,都无不饱浸着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呕心沥血的辛劳。

2004年    6月,喇英才新“官”走马上任。青海社会工作今后的路到底该怎样走?从理论上讲,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,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。但服务从哪里做起,又如何做好服务?喇英才认为不能完全按照国外、香港或者境内发达地区社会工作的模式去仿效,必须结合本地实际,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社会工作新路子。青海有自己的省情,特征之一就是与发达地区相比,贫困问题较为突出,是全国贫困面较大的省份之一。作为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,他们首先更需要解决的是最基本、最现实、最直接的生存和解困问题。明确了工作思路,他着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设法帮助贫困山区缓解人畜饮水问题。

民和县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干旱山区,七里八乡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,都要到十几公里以外靠人背肩扛或牲口驮运回来。陡峭崎岖的山路上,每天行走着络绎不绝的运水人群,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喇家自然村为驮水就摔死了4头骡子,背水的妇女和孩子也经常被摔得多日爬不起炕来……“滴水贵如油”,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艰难却又无奈地生活着。

喇英才从小对这样的环境十分熟悉,他深知群众之疾苦。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思考,他认为这里夏天的雨水水质较好,青海的气温又较低,如设法把水储存起来,在水源紧张时使用,会解决很大问题。他决定先要为这里的群众每家每户修一个“水窖”。这件事情看起来不算大,可资金从哪里来?他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,电话与中国社工协会取得了联系,得到回复的当天,他就火速赶赴北京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施步骤,得到中国社工协会甘泉基金会的首肯,答应资助270万元,尽快实施水窖工程。

有了启动资金,协会确定在民和县的5个乡先行实施。乡里群众闻讯后欣喜若狂,男女老少一起动手,仅用两个多月时间,就修建了1600多眼水窖。之后,喇英才又争取了加拿大基金资助11万元、澳大利亚资助款9.2万元、救世军资助24.6万元,分别为前河乡田家、拉芒等两个村修建了7400米自来水管道,实施了甘家川饮水项目,改造了官亭镇的供水系统。造福于群众的事,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们的热烈欢迎,项目实施中连六十多岁的老汉和十几岁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其中,情景感人至深。这些项目不仅先后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约两万多人的饮水问题,还使甘家川村的500多亩玉米地直接受益,当年虽然遇到干旱,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亩产1500——1600斤的好收成。

有人说,基金会是慈善资金的提供者,大量专业性的公益服务组织是消化这些资金的终端。这话不无道理,在筹集慈善资源方面,各类基金会有其优势,而如何组织和利用这些资金去办最有实效的事,喇英才在工作实践中,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弥足珍贵的经验。

2008年,喇英才在与基层群众接触和调查过程中发现,全省的疝气患儿约有6000余名,人数多,分布面广,需求强烈,即提出了开展疝气患儿救助工程。在项目实施中,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:“向基金会争取一部分,手术医院减免一部分,民政部门支持一部分,合作医疗报销一部分,个人承担一部分”的筹款模式,得到了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和副部长窦玉沛的重视和帮助,并取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全力支持。这个项目由青海省社工协会发起,后扩展到西部12个省区,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。截至2011年底,12个省区共收治疝气患儿10600例,而唯一以民间组织的身份实施治疝项目的青海省,由于组织得力、工作细致,治疝患儿人数占全部治疝总人数的42 %以上,至2012年5月20日,共治疝手术59620例,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和民政部项目办的充分肯定和赞誉。

2011年,喇英才根据民和县的气候和土质特点,提出了一个绿色工程设想,要帮那里的困难群众栽种核桃树。他精心算了一笔账:核桃树易栽易活,第二年即可结核桃,5年后便可大量结果。如每棵树产核桃5斤,每斤核桃按现在的价格是30元左右,就是说五年后每棵核桃树可获益15元,如每亩地栽种30棵树,即可获益4500元,十年后每亩收入可达万元。而且在树苗未长大前,还可同时继续种植其它作物。于是他决定把这个项目做起来。他四处去找赞助方觅资金、找苗圃老板谈树苗价格,找有经验的专家给农民培训栽种技术,从树苗的购买、运输、栽种、浇水,所有环节他都密切关注着,严格把好每一道质量关口……

一年过去了,核桃树的枝桠舒展开来,染绿了干旱缺水的山梁,也燃起了山区人们绿色的致富希望。

上一页 1 23下一页

  • 微博推荐